Wednesday, October 7, 2009

梅智理:神学与电影的关系


作者是个影痴,笔者的良人也是个影痴,痴到什么程度?凡戏院上映的只要是华语与英语影片,不论好戏烂戏大小通杀,并且还是一个人单独去观赏。差别的是作者是用神学批判的眼光观赏,良人是消磨打发时间,纯粹是娱乐放松,偶尔从中得到些启示。

笔者相信电影好比咖啡,搞不好不但没有从中获益,反而会上瘾、被捆绑及沉迷当中。良人是最好的例子,一有新片上映,不去观赏就会周身不舒服,心不在焉,已被电影控制着他情绪,难以自拔。

作者难道忽略了水能载舟,于能覆舟的道理,毕竟市场上多数电影讲究创新、突破、赚钱与潮流等等,有品质的电影少之又少,。

笔者认为在现实生活中,电影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肯定会比正面影响多。古今对照,观众长期吸收毒素(暴力、煽情、色情、宣传的电影等等)多过吃有营养的食物(有品位、道德伦理、内容充实等等)。况且俗语说:「学好三年,学坏三天」,从电影学到不良习惯的比比皆是,被电影情节、内容拓展心灵与思维的人有几个?

笔者在2007年3月14日,在芙蓉老家了一部叫“十诫”的磁带,家翁告诉笔者影片里所演的是真实的,记载在基督教圣经里。这番话引起笔者的好奇心,隔天,就去探讨,寻找答案,岂知接下来发生的事真是奥妙,同月的28日,笔者夫妇就这样决志信主。这一切是电影的魅力吗?还是碰巧?或偶然?都不是!是天父的恩典,他要拣选谁?用什么方法?电影只不过是宣教的其中一个管道,真正的主权在于天父!(弗2:8-9)

笔者反驳除电影外,书、网络、大自然及生活点滴等等,都可以和神学成为彼此丰富的途径。其中最需要的是,要有牧者与属灵领袖的导引、教导及帮助信徒,学习在生活中每一个层面,都能以批判性思维,持守信仰核心将神学落实在政治、经济与国家。

Tuesday, October 6, 2009

政教分离?


笔者赞同作者概括政教分离已成为普世性可接受的原则,除了以神权为主的国家如伊斯兰教等 。“The separation of state and church”的直译是“国家和教会分离”,它的意思根本不是政治和宗教分离,而是国家机器对宗教机构(教会)没有权威,不予干涉,同样的宗教机构对国家机器没有权威,不予干涉《议报》第181期。

教如依附在政下,如唐朝的景教、明朝的天主教,变成是一种交易,不但本末倒置,而且失去见证及信仰的核心价值观,同时容易跌入“自我政权满足”的陷阱里。

一神论的宗教(犹太教、伊斯兰教、基督教等等)是「整体性」也是「公共性」,信徒的思想、生活与行为,在政治、社会与生活是个见证,是言行一致,并非排他性,也非专制性(纳粹主义、列宁主义)用政权及暴力为改变他人的信仰。

故此作者对于新加玻政府倡导“政教分离”作个分析。

所谓内忧外患,内里如搞不好,如何共同去面对外来的敌人?笔者断言新加坡政府采用政教分离是上上策,这是防范胜于治疗的方式;焦点是国家人民的利益、有助于维护宗教间的和谐及国家的安定。

「宗教和谐总统理事会」的成立是明智之举,能让政府在不同历史、文化、社会与政治,保持中立,宗教间互相尊重,同时也划清宗教和政治的界限,不让宗教成为「政权的工具」来巩固自己的势力。

自古以来许多战争是借用「唯一真神」的名义发动,过去和现在各宗教之间的争战,至今仍让数百万人成为牺牲品,法国天主教和国家政权几世记以来的对抗,至1905年实施了「政教分离」才得以结束。

让法国人民和睦共处主要建构在三个原则:1、信仰自由2、公民平等3、博爱精神。

笔者认为跨文化、跨信仰、跨民族的「民族团结(希腊语:laos)」不只是能落实在法国、新加坡,也是其他国家必然要落实的「政教分离」法,因为它是普世的,人人都可因此得益(哲学家:昂利佩纳-鲁伊兹《Henri Pena-Ruiz》)。

Monday, October 5, 2009

从「诗经」与「诗篇」探讨人性课题


作者用「诗经」与「诗篇」进行跨文化对话,皆因两者同样有着高品格的思想、高格调的言语、人性与灵性的紧密联系,都是古人“思想家、教育家、政治家”的思想与学说的哲理与价值。作者尝试将两者平行阅读,从中探讨共同的人性课题,尤其当面对不公义、压迫、人生处境及内在生命的挣扎时;处在多元文化处境的中国诗人与希伯来先知,是如何面对当时的景况?

作者力陈「诗经」是“中国人的经典”,富含中华民族文化、道德伦理、宗教文化、礼仪与行为规范等,主题多「以人为本」,以自己的德行为终极目标。笔者力辩「诗经」里的天、上天,模棱两可,可代表皇上,亦可代表上帝;天子乃是皇上,除上帝外,他掌管一切。但如遇到庸君治国不当使百姓受苦或自己的义换来不公义,受逼迫时,诗人便哀叹、抱怨、无语问苍天。选择怨天尤人或不怨天尤人,都反映出内心的不平衡,带有悲观、被动,因为官字两个口。

毋庸置疑,走投无路时诗人同样会转向天求助,他们也相信是有神的存在;差别的是不像诗篇里的作者那么确定神的同在与临在!

说到底,笔者未信主前也同样相信上天不会辜负有心人、人在做,天在看,但往往善有善报,恶有恶报,不是不报只是时辰未到,等来等去有些心灰意冷,神到底在那里?有没有在看? 为什么没有反应?


笔者辩明「诗篇」是“希伯来人的经典”,对象是「独一的真神」,关注人性软弱与罪、神的审判与公义,虽遇到压迫或不公义,心里仍然得到安慰。因为相信神是信实,一切主权在他,所以诗人能从绝望到充满希望、从哀叹到赞美欢呼,结果不是认命而是顺服神的权柄、以神为目标、凡事交托与信靠、一生为荣耀神而活!

作者首先主张「诗经」与「诗篇」是不同宗教社群经典的重叠与演化、继承与革新,最终形成群体的身份认同。随后能跨文化找到契合点,关怀社会弱势群体是衔接管道,再加上诗人、先知内心所表达都能引起共鸣,领悟生命的有限,这是宗教经典的力量,是笔者从这文章所领悟;“上帝是普及公共领域的神”(吴慧芬讲师)。
笔者读后感慨万千,能时时刻刻向独一的真神倾诉,而不是心事有谁知,非常感恩能被拣选成为基督徒,是神的恩典,同时也为那些在寻找真理的普罗大众祷告,希望能早日悔改归向独一的真神!